坐不下八万人却为何叫“八万人体育场”?丨申城运动空间1997年,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诞生;香港在万众瞩目中回归祖国;三峡大坝首次实现大江截流……而在上海西南角,历时三年,耗资数亿建造的上海体育场,在地铁4号线和内环高架路的交汇处拔地而起,蔚为壮观。
上海人习惯叫它“八万人体育场”。为何叫“八万人”?体育场在第八届全运会首次投入使用时,加了很多临时座位,合在一起容量接近八万。上海人觉得这个数字加上体育场很气派,代表大上海的实力和前景,于是约定俗成,“八万人”成为体育场的大名。
上海体育场由体育建筑设计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设计。当时的设计思想现在来看仍处在前沿——在有限的土地上,容纳大型国际田径足球比赛场地、星级宾馆和水上俱乐部等综合功能,可谓基地小,功能多,要求高。体育场从1991年开始方案设计,1993年转入现场设计并完成施工图,三年时间魏敦山全身心投入,他评价:“这是我40多年设计生涯中从未面对过的挑战。”
魏敦山介绍,为了“向天要地”,体育场设计成倒锥圆环体结构,从空中借得3万平方米的面积,构筑一片宽20米、周长近1000米的两层大平台,同时解决了数万观众的疏散问题。远观,上海体育场犹如一顶笠帽,顶部成50多个起伏的小丘。它一改传统体育馆东西对称的特点,西高(三层看台)东低(两层看台),增加起伏和动感,而且符合体育比赛时阳光照射的方位。
为了让这座庞大建筑的屋顶变得轻盈,建造中一改传统做法,用“单臂悬挑桁架”支撑轻质玻璃纤维篷膜的方案,这成国内首创BOB半岛官方网站、国际罕见的设计经典。体育场最长的一根悬挑梁长达73.5米,是当时的世界之最。上海体育场因此形成大跨度、大空间的鲜明特点,既充分展示体育运动的力度和气势,又体现简洁流畅的整体风格,是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。体育场被评为“新中国50周年上海十大经典建筑金奖”,2000年获首届“梁思成建筑奖”,入选首次发布的上海优秀当代建筑推荐名单(1949—2000年)。
上海体育场投入使用后,在上海人心中留下无法磨灭的足球印记。1998年,上海申花队将甲A联赛的主场迁至此地,与老对手北京国安、大连万达多番激战,比赛几乎场场座无虚席;同样在这一年,申花队在决赛击败辽宁队,第一次捧起足协杯冠军奖杯;另一支上海球队海港在这里坐镇主场多年,“八万人”见证他们一步步变强,最终登上中超联赛冠军领奖台。
时代的车轮行进到今天,勇立潮头的上海体育场完成大改造,变身为一座专业足球场。这一次的改造设计,依旧展现上海人的智慧。为了让场地更符合足球比赛的需求,上海体育场将一层看台区域抬高1.6米,合并原有田径赛道区域共同搭设17排永久钢结构看台和17排临时看台,设置临时看台,是为了体育场今后根据运营需求再改造。同时,体育场芯下挖1.7米,一升一降中,提高看台的视觉坡度,让观众离球员的距离更近。改造后,体育场的坐席由5.6万座扩容至7.2万座,离“八万人”的数字也真的近了。
体育场还在原巨型挑空屋面结构基础上,向场地中心悬挑延伸16.5米,铺设新顶棚保障雨水不会倾落到观众席;同时,在屋面钢结构悬挑延伸部分下挂LED发光天幕、上覆透明膜,安装360°环绕扩声装置,为赛事现场呈现震撼的声光电效果,带给观众国际赛事的沉浸观感。本赛季中超,作为申花新主场的上海体育场投入使用,每逢比赛日的夜晚,当象征申花的那头蓝色豹子从球场天幕冲向天际,现场气氛被渲染到极致。不少来过的球迷都感叹:“已经爱上申花的这座新主场!”(新民晚报记者 金雷)